首次台灣登山裝備準備與購買
首次參與戶外登山, 裝備該怎麼準備, 該怎麼買, 才能保護自己, 與讓自己輕鬆的親近與體驗大自然的美.
台灣一般稱登山團, 路程與路況以健行比率居多, 中間參雜少許攀爬與溯溪; 一天走六至八小時, 山上過一至兩天夜; 先確認好行程與季節氣候, 不管任何季節, 雨具必備; 冬天天氣冷, 保暖的衣物更要帶夠, 雪季除了保暖之外, 冰爪冰斧要確認; 實際山中氣候, 行程路況與需注意事項, 事前均可向嚮導, 領隊, 或是之前走過此路段的山友多以電話溝通.
戶外健行, 裝備提供保暖, 防雨, 防曬, 保暖, 避免受傷.
登山團組成性質, 有營利登山公司辦的, 與自組團, 前者會比較多人, 不認識的人居多, 自組團不少是好友之間互相通報, 人數較少; 出團大多會有熟悉路況的人帶領, 嚮導或是之前走過路線的隊友.
有些營利登山公司辦的行程, 打著免背睡袋, 帳篷, 公裝與公糧等類的輕鬆團, 大多是先請挑夫幫忙挑上山, 這樣每個人大約可少背 2 ~ 4 公斤的重量.
前幾次參與, 屬於一般隊員的角色定位, 東西也不會帶太多與太重, 因為不知道要買什麼, 會有老鳥同行山友協助照顧, 整體負重一般控制在 12~ 15kg上下, 如參與免背睡袋帳篷公糧團的, 大約背七八公斤就很多了.
有些裝備是要買的, 其它則盡量用借的, 這樣才不用一開始花很多錢, 而且若對此類型的活動沒有興趣, 則變成浪費.
基本裝備帶著, 遇到狀況穿戴上, 絕對比沒有裝備的強很多; 不用跟別人比裝備高檔跟貴, 像是帶著便宜的遮陽鴨舌帽跟棉工作手套, 如果要防水透氣等級的, 就要請出多位四個小朋友了.
從事戶外活動請:除了足跡,什麼都不留下(尤其是垃圾);除了回憶與照片,什麼都不帶走。
必備裝備:
護身符, 登山鞋, 登山背包與背包套, 排汗衣, 排汗內褲, 襪子(排汗襪, 厚登山襪), 登山褲, 拖鞋, 登山杖(強烈建議用兩支), 兩截式雨衣雨褲, 保暖中層, 個人用飲食器具(最好有握把大一點的碗, 筷子與湯匙), 水壺, 頭燈, 遮陽帽子, 頭巾, 手套, 手機, 一些塑膠袋或是有自黏封口的塑膠袋等.
關於衣物, 山上一定會比平地冷, 越高越冷, 尤其是晚上; 行進用的排汗衣物, 營地休息的保暖衣物與睡袋, 三季(春夏秋)的衣服會比較輕薄, 冬天用的則會比較厚重, 也有可能需要帶雪季的裝備, 像是冰爪等.
如果自身有 144MHz 手持無線電對講機, 或是借的到, 強烈建議帶著; 出發前, 先看說明書把基本操作弄懂, 記得把電池充飽.
必備與必買裝備: - 貼身的裝備, 基本上沒人在借的.
登山鞋 – 強烈建議穿有防水透氣 Gore-Tex 材質, 中統以上的登山鞋, 鞋大底有深的刻痕提供較佳的抓地力; 山中氣候變化大, 路面地形起伏大; 不建議穿雨鞋, 因為沒有鞋帶束縛, 扭傷腳踝機率比登山鞋高; 鞋子會建議買大半號至一號, 以便穿厚襪, 減少磨腳形成水泡的機率; 新買的鞋子, 請於一個月前就買好並常穿, 山下先磨合腳與鞋子; 鞋子不適合, 長時間摩擦會起水泡, 很快讓人感到不適, 變成折磨人的行程.
可參考下面拙作 - 如何選購登山健行鞋
http://barloslee.blogspot.com/2010/02/100215buyhikingshoessimplever.html
排汗內褲 – 棉質的衣物會吸住汗水, 尤其是長時間的健行活動, 體內牌出的汗水會非常多; 排汗布料材質大多為聚酯纖維配合特殊織法, 可把汗水吸至衣服表面後排掉; 很多人會買排汗衫, 卻穿棉質的內褲, 活動下來, 常可看見外褲屁股濕一片, 因此強烈推薦排汗內褲必買; 個人是推薦四角內褲, 剪裁服貼, 不要太緊或太鬆.
護身符: 如果有宗教信仰, 可以帶著, 即使沒有, 也會建議帶, 帶聖經?
過夜團, 記得帶耳塞, 理由: 你無法預知誰會拖火車跟奏交響樂.
比較難借到的貼身裝備, 但可試試看, 看平常有沒有廣結善緣; 借不到, 就買吧
排汗衫 – 理由同”排汗內褲”, 剪裁服貼, 不可太鬆, 這樣也減少衣服吸收體汗的效果; 建議是買長袖有圓領拉鍊的排汗衫, 防止手臂晒傷, 也可增加手臂的排汗.
登山用背包 – 剛開始請盡量用借的, 因為登山背包一個都要好幾千; 三天兩夜的行程, 用50 公升左右的背包就很夠了, 要有厚腰帶的, 可以把背包的重量分攤在腰間, 背包重量分攤, 肩膀指分攤 20~30% 的重量, 70%~80% 由腰部承受; 只用肩膀背, 沒幾個小時人就會累垮了, 腰帶扣緊, 至少要留兩三個拇指寬, 因為山上長時間運動, 消耗體力, 人會變瘦, 沒有預留空間, 腰部扣不緊, 會吃不到力, 尤其是瘦子; 專業的登山背包, 會有不同尺寸適應不同體型的人, 有的可調整背長, 肩長, 與腰帶長度, 請先與背包所有者確認,. 先調整成適合自己的尺寸, 不然也可到專業登山用品, 買些東西, 順便請店員代為調整.
睡袋 – 借不到睡袋, 也請不要去大賣場買幾百元的睡袋, 那個一點都不保暖, 而且收納體積都不小, 尤其是棉製的睡袋; 基本上, 大賣場的 MIC 睡袋上面的成份與保暖標示, 我個人看都不想看; 有同團用過大賣場杜邦化纖的睡袋, 是說還可以, 那人是嚮導, 人高馬大體格狀, 當時是夏天的嘉明湖, 百岳高度.
睡墊 – 有睡墊睡眠品質一定會比較好, 但是睡墊重量都不算輕, 可以先問嚮導或領隊, 過夜的地方有沒有睡墊, 如果有, 就不用帶, 山屋的睡墊大多用有一定厚度的 EVA 發泡板, 之前睡過玉山排雲山莊與八通關關高休息站, 是很 ok 的.
頭巾: 可以吸汗, 保暖, 當口罩用, 如果有預算, 建議是買西班牙 Buff 的頭巾, 品質放心, 不易彈性疲乏; 頭巾有分夏天單薄型, 抗 uv 型, Polartec 保暖型, 跟 Windstopper 防風保暖型
個人關於頭巾的一些資訊搜尋分享.
http://barloslee.blogspot.com/2010/03/100323scarf.html
登山杖: 建議用兩根, 可用於減輕肩膀負擔, 也便於行進, 像山羊四條腿定住自己的身形; 擋泥板要掛上, 遇到泥濘路才能提供阻力, 不會一插就整根登山仗陷下去.
頭燈 / 手電筒: 一定要有頭燈, 這樣雙手才可以騰出來做事情, 也跟著眼睛的方向照明, 手電筒原則上只是備用; 上前請先確認是否功能正常與電池是否充飽電.
可用現有裝備替代:
登山褲 – 材質以不吸汗, 透氣性與耐磨的聚酯纖維為主, 一條登山褲子也不便宜; 可用聚酯纖維的運動褲替代, 材質會比較不耐刮, 透氣效果也會比較差.
襪子: 登山用的排汗襪與厚登山襪, 材質不同, 價格落差也很大, 一雙厚的羊毛登山襪, 可到六七百元之普, 不想花錢, 就帶家裡的厚棉襪, 一天一雙, 再加兩三雙備用, 因為棉襪會吸汗, 而且吸水量不如羊毛襪, 柔軟度也是羊毛襪比較好.
拖鞋: 帶雙拖鞋在營地休息的時候穿, 建議至少買藍白拖, 底比較硬, 因為即使是休息的地方, 也是有石頭, 甚至於尖石頭, 藍白拖比 EVA發泡拖鞋硬多了, 便宜又輕的選擇.
雨衣: 兩截式機車雨衣跟雨褲即可, 幾百元就搞定.
保暖中層: 厚的刷毛衣, 一般幾百元的薄的, 保暖度不夠, 類似用 Polartec 200 的.
遮陽防曬帽子: 以遮陽為主, 保暖為輔, 一般鴨舌帽防曬保護不到耳朵跟脖子.
口罩: 避免山上一直吸冷空氣.
手套: 基本棉質工作手套, 基本保暖防曬, 但會吸汗, 若是要高度防水保暖跟排汗, 就要請四個小朋友出動.
個人用飲食器具: 碗至少要有 750ml 的容量, 要有把手, 這樣才能拿得多, 手也不會被碗燙到; 筷子與湯匙用環保不鏽鋼的就好.
個人藥品與食物:
普拿疼: 高山容易引起高山反應, 常見就是晚上頭會漲痛, 吃顆就比較舒緩; 高山反應每個人體質不一, 反應也不同.
個人用藥: 請事先準備帶著.
熱量補充包: 建議買藍色的 Energy, 一包有 180 大卡的熱量, 液態物易於吸食, 葡萄柚口味, 口感還很不錯, 快速補充熱量; 綠色的熱量只有 72 大可, 不建議買, 便利商店可買到.
零食: 山上長時間運動, 會比較沒胃口跟口乾, 可帶些自己喜歡吃容易開胃的小零食, 像是酸梅等.
正餐: 有供餐的團, 建議還是帶泡麵, 一天一包, 走累了, 可以請有帶爐頭的幫忙煮一下, 休息一下, 補充體力後, 再走.
其他的可參考, 登山基本配備 by PFC Ichimura, 有照片與逗趣的解說
http://blog.yam.com/ichimura/article/9168975
活動小技巧:
盡量跟在有無線電與爐頭的隊友身邊, 可以瞭解整個隊伍的狀況, 隨時保持聯絡, 累的話, 可以直接煮東西吃, 休息補充熱量體力; 基本上以有無線電者為優先, 其次才是有爐頭者; 如果自身有 144MHz 手持無線電對講機, 或是借的到, 強烈建議帶著; 出發前, 先看說明書把基本操作弄懂, 記得把電池充飽.
會帶無線電的人, 通常也會帶爐頭跟瓦斯, 意指可隨時 LDS 跟煮東西吃.